为切实做好2025年度国家课题申报组织工作,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与成功率,推进经济学科建设,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于2025年10月22日下午在敏达311教室成功举办了“学科建设工作坊”第5期暨国家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交流会。本次会议特邀在国家级课题申报中经验丰富、成绩斐然的陈怡教授、皇甫秉超教授担任主讲,王晓青副教授担任辅讲。学院众多青年教师和科研骨干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伊始,陈怡立足于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首先就选题策略分享了三点精辟见解。她强调,一是要胸怀“国之大者”,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现实需求,确保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实践价值;二是要立足学术根基,深度聚焦自身熟悉且擅长的研究领域,逐步纵深拓展,在精耕细作中凸显专业优势;三是要注重协同创新,积极寻求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与外部支持,整合优质资源,凝聚团队智慧。陈教授指出,这三点是构筑高质量申报书、成功立项的关键基石。
随后,皇甫秉超结合自己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亲身经历,进行了生动详实的流程复盘。他从选题凝练、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创新点挖掘、团队组建到申报书反复打磨的各个环节,分享了具体操作技巧与心得体会。以上毫无保留的“实战”经验,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与思路启发。
辅讲环节中,王晓青首先对前两位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精炼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个人在申报不同类别国家课题过程中的得失体会。她重点补充了申报类型选择、评审专家视角下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有效回应评审意见等实用策略,进一步丰富了本次经验分享的维度。
三位教授在分享中都强调了课题申报过程中保持积极、坚韧的良好心态至关重要。他们鼓励各位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正确看待申报中的成功与失败,将每一次尝试都视为宝贵的锻炼机会,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凝聚力量、砥砺前行,持续提升科研韧性与综合能力。
此次经验分享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校经济学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有效解开了他们在课题申报中的诸多困惑,更对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助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翔实、针对性强,受益匪浅,对未来申报高级别课题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