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经世致用之学,成济民兴国之才 ——618经济学社再次扬帆起航

发布者: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3浏览次数:10

3月22日,经济学院618经济学社发展研讨会在中和楼502会议室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董必荣、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方舒出席,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校友联络办公室等相关负责人,618经济学社指导教师代表、历届社长(副社长)代表及兄弟高校社团代表等40多名师生参加。与会校友和师生围绕重启618经济学社及进一步加强学校学术类社团建设展开热烈研讨。

会议上半场,师生们忆往昔、念师恩,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方舒主持。

董必荣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校友的归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历任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扎实推进学生社团科学发展。他特别强调,今天是南审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天。同时,他对学生社团建设提出三点期望和建议:一是让社团成为青年大学生关注热点、开拓视野的大窗口;二是让社团成为青年大学生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大舞台;三是让社团成为青年大学生独立思考、心怀社稷的大考场。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学生社团建设,进而繁荣校园文化。

现场,大家通过一段视频,共同回顾618经济学社的成长历程,历任社长们向社团指导教师献花、感念师恩。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阳娥作为指导教师代表发言。他包含深情地回顾了指导618经济学社工作点点滴滴,他表示,在那段日子里,有太多的感动和温馨。618经济学社有高超的组织力、巨大的凝聚力、强大的战斗力、坚韧的执行力。希望618经济学社成为经济学院学子们学术成长的大平台、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大桥梁、青春出彩的大舞台。

现场举行了校友导师聘任仪式。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孙国锋、院长樊士德为校友们颁发聘书。

第三届社长代表席文娅校友发言,她分享了四点感受,她认为,恰同学少年,“618”是梦想启航的地方,承载了青春的记忆;年少成长时,“618”是友谊沉淀的地方;前行路途中;“618”是心灵寄托的地方;半生归来时,“618”仍是人生逐梦的地方。

会议下半场,师生们谋发展、绘新篇,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孙国锋主持。

经济学院分团委书记王辉从社团使命愿景、运行机制和品牌活动提档升级三个方面汇报了新时期618经济学社的社团建设方案,着力探索南京审计大学学术类学生社团发展的“黄金分割点”。

师生、校友代表共同为南审社团未来发展谏言献策。校友们回顾了618经济学社创立的背景和历史,社团自2007年6月12日于敏达楼203教室成立,当时启动经费只有257.8元。历届“618人”始终秉承“习经世致用之学,成济民兴国之才”的初心使命,以黄金分割点“0.618”为名,传承追求卓越、尽职尽责、和谐完美的生活态度与工作精神,引导社员用经济学的眼光洞察社会现象,用经济学的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充分肯定了社团下一步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社团在精不在大、会长在心不在职、活动在神不在形”的建议,希望南审学习们,要有政治思维、组织思维和学术思维,为南审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并表示“天南海北、有召必回”,将持续关心和支持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校团委副书记胡业宇表示,未来校团委将从社团经费、制度建设、社团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樊士德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经济学院将从资源集成化投入、导师专业化指导、成果品牌化运营、机制长效化保障四个方面为618经济学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学院也将致力于打造“立体的认知窗口”,让青年学子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坐标;搭建“多维度的实践舞台”,让青年才俊在实战历练中淬炼锋芒;构建“开放式的思辨考场”,让青年思想在碰撞交融中启迪智慧,秉承“长期主义思维”,助力学生成为理论创新的“排头兵”、改革实践的“先锋队”和价值引领的“生力军”。

 “618”寓意着神奇、美好、和谐,“18”寓意着希望、憧憬、梦想。美好的寓意、美好的年华、美好的时代,理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大有所为。与会师生希望“618经济学社”继续保持初心、健康生长,成为学校校园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