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至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在贵州大学举办,我校时隔七年再次入围。在校团委、经济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我校经济学院欧阳华生、方阳娥和万树老师指导,代表我校参赛的经济学院“两山”理念大学生实践团队(成员包括常健飞、张丹、李皓婷、蒋怡琛、刘张宇芷、潘成、李静)参赛作品“践行‘两山’ 尽显‘无废’:基于杭州市打造全国先行示范‘无废城市’固废治理的调研”,在本次“挑战杯”全国主体赛总决赛中斩获三等奖!
“无废”之路,于硕果铺垫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论断,并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为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在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我校经济学院在欧阳华生教授领衔的教授团队指导下组建了“两山”理念大学生实践团队,实地寻访了“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湖州安吉余村,从此开始了一系列的绿色宣传、绿色探究和绿色实践活动。团队自组建以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围绕“两山”理念主题,2020-2022年共开展了1项省级、2项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省级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篇,实践成果参加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省赛一等奖2项,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学竞赛并获全国一等奖1项,获各级别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奖项1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实践成果被环保、审计等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相继被采纳,受到新华社、改革网、杭州日报、湖州日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凤凰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为本次开启“挑战杯”“无废”之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无废”之路,于盛夏启程
这个始于2022年初春的实践团队,那时疫情的阴霾尚未驱散,他们因共同的目标——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而聚,通过线上每周与欧阳华生老师进行选题的激烈讨论,确定了实践主题,并申报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获批校级立项。当年夏天,实践调研团队无惧酷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欧阳教授的带领下,以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为主要调研地点,走访北京中石化公司、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虎哥环境公司、杭州市三恒包装材料公司、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十余家有关政府和企业,通过开展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无废城市”制度建设、建设举措和经验、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
调研过程并不十分顺利,部分团队成员意外被通知隔离,欧阳华生老师在杭州带队调研期间突发高热,但这并未使团队成员的热情减退分毫,团队在杭州市审计局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坚持完成了对杭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情况的调研计划。调研过程被《杭州日报》《湖州日报》《信阳日报》等多家地方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无废”之路,于严冬前行
团队成员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观摩体验、座谈走访、线上调查的多维实践模式,结合产、学、研、政多方视角,聚集城市生活固废治理模式。
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杭州的成功经验同样可以推广于全国应用,团队具体总结出了五点杭州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并推广的宝贵经验,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五个创新,创新处理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模式,以及创新协调机制,以上建议既是专业的又是可实行的,实为“无废城市”建设之良策。
调研成果获得了3个政府部门、5家国企的采纳,3位相关领域著名专家也对调研建议表示认可。经过对调研成果的不断总结整理修改,团队产出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团队成员成功在《国际商务财会》《清洗世界》《山西科技报》《中国经贸导刊》等期刊报纸上刊登了相关论文,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球网、杭州网等进行了报道。团队参与的2022年致公党江苏省委“无废城市”主题调研课题,其研究成果成为省政协提案,并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产生了社会影响。
“无废”之路,于金秋丰收
经过一年多的打磨与沉淀,团队不负所托,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选拔赛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国赛。这一消息令全团队的老师同学们振奋不已,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国赛事宜。欧阳华生老师亲自监督项目视频制作的相关工作,方阳娥老师亲自打磨团队调研报告、协调学院进行报道、提供资金支持,万树老师熬夜指导团队调研报告的撰写。在欧阳华生教授的整体统筹下,同学们在已有基础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改进与完善。
终于,在这一金秋,正值南京审计大学建校四十周年之际,迎来了项目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主体赛总决赛三等奖的好消息,团队成员们以实际行动献礼审大建校四十周年!